为什么Web3项目不能忽视KOC?一文读懂加密营销中的‘最后一厘米’


在当今 Web3 营销领域,获取用户注意和信任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许多项目方发现,单靠砸重金请大牌KOL(关键意见领袖)宣传,往往只能换来短暂的曝光,却难以留住用户。原因何在?一方面,大KOL推荐的内容用户看得太多,容易产生免疫;另一方面,加密领域信息复杂,新用户常常“看热闹不敢进圈”,缺乏一个可信赖的熟人来引路。于是,一股更加亲民的力量开始崛起——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这些人也许不是名人,却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资深玩家或热心用户,以朋友般的身份分享真实体验,帮项目建立口碑和用户黏性。本篇文章将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剖析什么是KOC,他们与大KOL、小KOL有何区别,以及为什么在Web3项目的冷启动、用户教育、社区运营和用户留存等各个阶段,和加密KOC合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增长奇迹。


ChainPeak.Pro Web3营销机构-拥有20,000+ 各地区 Web3 KOL . 利用ChainPeak.Pro高效营销您的项目,立即联系


KOC是什么?与大KOL小KOL的区别


KOC(Key Opinion Consumer),中文一般称作“关键意见消费者”,指的是那些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普通用户。他们热衷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凭借真诚接地气的内容,在自己的朋友圈或小圈层里产生不小影响。相比之下,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通常是在某一垂直领域拥有庞大粉丝和强大影响力的达人或名人。大KOL往往专业性强、内容精良,一次发布就可能带来百万级曝光,在品牌传播中主要负责引爆话题和扩大声量。但KOL的合作痕迹也更明显,粉丝都知道他们在“打广告”,内容真实性相对不足。小KOL则介于两者之间,通常拥有数万到十数万粉丝,在细分圈子有一定影响力,内容质量较高但商业感也略强。简单来说,大KOL像站在聚光灯下的明星,小KOL像小有名气的达人,而KOC更像你身边的朋友——粉丝量不大,知名度不高,却以真实口碑分享影响着周围人


这种区别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KOL善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制造话题热度,但用户往往只是在围观;KOC则胜在贴近用户,容易建立信任,引导实际转化。正如业内总结的那样:“KOL负责引起关注,KOC促成购买”。在Web3加密圈,这一点尤为明显。资深投资者可能会关注大V发布的项目测评,但对于刚入圈的新手来说,更相信社群里耐心答疑的热心前辈。KOC正是在品牌和用户间扮演了纽带,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消除了用户对项目的戒心。可以说,每个大KOL在成名前也曾是KOC,每个KOC如果持续积累粉丝最终也可能成长为KOL。但无论体量大小,只要他们以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在分享,就具备了KOC的价值和魔力。


300粉丝 KOC vs 1万粉丝 KOC:差异与适用场景


KOC也有不同“量级”之分。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拥有约300粉丝左右的“KOC素人”拥有一万以上粉丝的“优质KOC”**区分开来。两者都是非明星用户,但在影响力和内容生产能力上略有差异。

  • 普通KOC(≈300粉丝起):这类KOC往往是项目早期的种子用户或社区里的活跃新人王。他们的粉丝可能主要是亲友和少量社群伙伴,内容创作能力有限,多以简单的图文分享或在群聊中口头推荐为主。因为粉丝基础小,他们更像“一对一”的口碑传播者,经常直接把项目安利给身边认识的人。例如,小明是一位DeFi应用的新用户,他可能只有几百粉丝,但他热情地在朋友群里分享自己用这个应用赚取收益的经历。当群友有疑问时,小明会耐心解答,甚至手把手教他们下载钱包、操作步骤。这种个人化的推荐,胜在亲近度高、可信度强,往往能说服几个关系紧密的朋友立刻尝试。
  • 优质KOC(≈1万粉丝以上):粉丝上万的KOC通常已经是特定领域的“小达人”。虽然比不上顶流KOL百万粉丝的声势,但一万左右的粉丝量意味着他们有一定内容创作能力和固定受众。他们的内容质量相对更高,常常会主动产出有价值的教程、测评等。例如,一位拥有1.5万粉丝的加密KOC可能会制作详细的视频教程,演示如何参与某个GameFi游戏的测试,或者写长文分享自己在某DAO社区治理投票的心得。这类内容往往专业又不失真实感,既能大范围种草又能指导新手入门。相比普通KOC,优质KOC触达面更广,一次分享可影响成百上千人;并且因为他们仍保持着素人的身份和风格,粉丝对其推荐的信任度依然很高。这使得教程视频、路径演示、答疑直播等形式由他们来做格外合适——既有一定传播力,又不至于让观众觉得是在看“官方广告”。

综上,300粉丝级的KOC适合做点对点的口碑渗透,比如在小范围社群中解答问题、带新手,充当项目的“民间客服”;而1万粉丝级的KOC适合承担内容生产和广泛传播的任务,比如发布新手教程帖、举办线上问答会。这两种KOC相辅相成:小体量KOC数量众多,组成了项目草根推广的基石;大体量KOC则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类似中小KOL的传播效果,却保有更强的可信度和互动性。


不同阶段该如何选择 KOC ?「让我们聊聊


一个Web3项目的用户增长通常经历冷启动路径教育社区运营直到留存陪跑等阶段。在每个阶段,巧妙借力KOC都能事半功倍,为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虚构的故事场景,来看KOC如何全程伴跑一个加密项目的成长之旅。


冷启动阶段:口碑破冰,撬动首批用户


假设有这么一个新项目——一款去中心化社交DApp刚上线公测。团队预算有限、名气不足,此时若砸钱请头部KOL做广告,未必划算且转化存疑。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一批种子KOC用户。项目方先邀请了一些志愿内测的加密爱好者,这些人也许只有几百上千粉丝,但都对社交DApp充满兴趣并愿意分享。项目启动后,这些KOC纷纷在各自的小圈子里现身说法:有人发微博、小红书笔记分享自己在DApp上结识好友的有趣经历,有人在Telegram社群里热情回答旁观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安利这款应用如何保护隐私、去中心化自治的亮点。这一系列基于信任的“熟人推荐”,有效降低了潜在用户对新项目的认知门槛和防备心理。相比官方冷冰冰的宣传,这些真实用户的现身分享让人觉得“身边的朋友在推荐我试一试”,不少观望者因此愿意注册体验。通过KOC口碑传播,项目在冷启动阶段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了第一批忠实用户,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用户路径教育阶段:答疑解惑,促进转化


随着冷启动吸引来初步用户,如何把感兴趣的人转化为深度用户是下一挑战。延续上述故事,新用户涌入后难免遇到各种使用疑惑:DApp里的钱包怎么创建?代币有什么用?遇到技术问题怎么办?此时,一些资深KOC站了出来。在官方社区中,KOC们自发扮演起了“小导师”的角色:他们基于自身实践经验,耐心解答新人提出的每个问题——从下载App遇到的报错,到功能玩法的详细讲解,无所不包。例如,社区里有位网名“Crypto大白”的热心KOC,每天定时举办语音AMA,为新人现场演示操作路径(如如何发布内容、如何赚取代币奖励),并分享自己踩过的坑和总结的技巧。


KOC以这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扮演着用户决策顾问的角色,消除了新人心中的种种顾虑,推动他们安心地完成从“感兴趣”到“真心用”的转化。一个新用户原本对存入资产还有担心,但听了“大白”现身说法地讲解安全措施后,放心地进行了首次交易。这种面对面的陪伴式教育,是任何冷冰冰的官方FAQ无法比拟的,也是大KOL一次性喊单所无法提供的精细服务。


社区运营与留存陪跑阶段:共创氛围,以增强黏性


当用户体验过产品并产生价值后,如何让他们长期留下来、活跃参与,就进入了社区运营和用户留存阶段。KOC在这一步同样大有可为。继续我们的故事,随着DApp用户增长,官方建立了多个主题社区。然而,一个社区要热起来,需要“人气王”带动。那些忠实且活跃的KOC自然担当了“组织者”。他们时常在会员群里分享进阶玩法和心得体会,让老用户也能不断发掘新乐趣。


比如,前述“Crypto大白”会在资深用户群里分享自己设计的DApp新用法,或者组织线上经验交流会,邀请其他老用户讨论如何优化产品功能。又比如,另一位NFT领域的KOC在社区定期举办有奖话题活动,带大家晒自己的收藏,并传授鉴别优质NFT的小诀窍。在KOC们的带动下,社群里充满了互助和热情,成员不再是冷冰冰的一串昵称,而是真切感受到自己是项目大家庭的一员。当有人遇到困难时,KOC出面协助;当有人长期潜水,KOC也会私信关怀。这种由KOC营造的积极文化极大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和活跃度。更重要的是,新用户看到老用户的热情参与和项目方的社区温度,也更愿意留下来继续探索。可以说,KOC就像社区的“精神领袖”,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点燃了大家的参与之火。即便项目运营团队人手有限,社区因有了这些民间力量而保持旺盛生机,一批批忠诚粉丝由此沉淀下来,成为项目最宝贵的财富。


裂变传播阶段


当项目进入成熟期后,KOC还能帮助实现裂变式增长。满意的用户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大使。项目方可以赋能KOC,例如提供专属推荐码或邀请链接,新用户通过KOC分享加入即可让双方获得奖励。这激发了KOC主动向身边更多朋友安利的热情,一传十十传百,用户规模呈指数级扩大。而由于KOC推荐通常精准针对与其兴趣相投的人群,他们带来的新用户质量往往更高,转化效率也更好。我们的故事中,官方推出了“KOC好友邀请计划”,一时间社区达人们纷纷在推特、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的邀请链接。老用户A拉进来志同道合的好友B、C,B、C又各自邀请了更多同事、同学……在这场去中心化的传播运动中,KOC就像无数支毛细血管,把项目的养分送达原本触及不到的角落,而且成本远低于传统买量广告或KOL投放。最终,这款DApp用户规模实现了裂变增长,而KOC们既收获了荣誉感和奖励,也进一步加深了与项目的绑定,可谓双赢。


为什么选择与KOC合作?


通过以上阶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加密KOC合作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其中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增强用户信任、提高用户留存、降低获客成本


首先是信任感的建立。调查显示,78%的用户更信任“像自己一样的真实用户”所分享的使用体验。KOC作为普通消费者身份出镜,没有精心包装的完美人设,反而因为分享中的“小瑕疵”和真情实感让用户感觉“就像朋友在推荐”。这种基于真实口碑的信任一旦建立,转化效率随之大幅提升:数据表明,素人(KOC)笔记的互动转化率比头部达人内容高出15-20%,用户决策周期平均缩短3天。对于加密产品而言,建立信任尤其关键——涉及资产和新技术,用户只有信任了推荐人的经验,才可能放下戒心尝试。因此,KOC的背书往往比官方自吹自擂更有说服力,在口碑营销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次,用户留存和黏性在KOC运营下显著提高。KOC因为和粉丝互动频繁、关系亲近,天然形成一个“信任圈”。他们长期活跃于社群,持续产出内容、组织活动,使用户感受到浓厚的社区归属感。相比之下,冷启动通过空投或补贴吸来的用户往往转瞬即逝,但如果有KOC在旁悉心陪跑,新用户更可能成长为忠实拥趸,留存率大幅提升。游戏行业的经验也表明,中小网红(类似KOC)与粉丝互动频繁、信任度高,可以提升用户复玩率和长期留存。对于Web3应用,KOC带来的不仅是一时的用户增长,更是后续自发传播、二次转化的种子——留存下来的活跃用户本身又会去影响新的用户,形成正向循环。


最后,获客成本的大幅降低是KOC合作的一大现实优势。因为KOC粉丝量较少、影响范围有限,向他们合作投放的费用也远低于头部KOL。许多品牌方发现,与其花五十万请一个头部网红,不如拿同样预算让100个KOC各发一篇内容:不仅覆盖的细分受众更多,ROI也更高。有报告对比过,在同等预算下,TK找100位KOC发笔记所覆盖的搜索关键词数量是投1-2个头部达人的2.3倍,投入产出比高出40%。在加密领域的实践中,通过AI技术联动10万名KOC/KOL真实网络进行精准投放,曾帮助项目转化率提升3倍,成本降低超过70%。可见,一方面KOC合作单价低,另一方面其带来的用户转化质量高、留存好,综合来看CAC(获客成本)显著下降。尤其对于资金有限的Web3初创团队,大规模布局KOC可谓性价比极高的增长手段。当然,KOC并非全能,管理分散的众多KOC需要投入精力,但相对于收获的真实用户和口碑资产,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总结


为什么要和加密KOC合作?归根结底,因为他们代表了当下营销从“流量之争”走向“信任之争”的趋势。在流量红利殆尽、用户愈发理性的时代,项目需要的不再只是昙花一现的曝光数字,而是愿意留下来、相信项目价值并主动传播的真爱粉。KOC正是培养这批真爱粉的土壤:他们以一个个真实故事和使用案例,填平了项目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沟壑,让冰冷的技术产品拥有了温度和人情味。合作KOC,并不是要放弃KOL——相反,聪明的项目会将KOL与KOC结合使用:KOL用于引起广泛关注,KOC用于深入转化和陪伴运营,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从声量到销量的完整链路。

对于Web3项目方和加密营销从业者来说,重视KOC意味着重视每一位用户的声音和力量。当你赋能真实用户去讲述品牌故事,营销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传播”,而变成了一场人与人之间口口相传的信任接力。这样的信任资产,一旦建立将长期沉淀,成为项目抵御市场噪音和周期波动的坚实后盾。

总之,在加密行业瞬息万变的浪潮中,KOC就像星星之火,看似微渺却可以燎原。他们帮助项目穿越冷启动的无人区,陪伴用户一路成长,为品牌赢得持久的口碑和生命力。与加密KOC合作,是一种与用户共创共赢的长线策略:让用户成为推广者,让口碑创造价值。这正是Web3“社区驱动”精神在营销层面的最佳体现。


常见问题答疑

Q:通过ChainPeak宣发有哪些优势? 

A:我们作为机构拥有批量议价能力,价格远低于项目方单独对接。长期合作还可享受定制套餐与年度折扣,节省30%以上成本


Q: KOC营销会取代KOL吗?是否以后都只用KOC,不用KOL了?
A: 并非如此。KOC和KOL在营销中是优势互补的关系。KOL擅长快速扩大知名度、引爆话题,但缺点是费用高、转化链路长;KOC擅长建立信任、促进转化和留存,但单个覆盖面有限。最佳策略是根据项目阶段和目标,将两者结合进行营销。


Q: 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并合作适合的加密KOC?
A: 寻找加密KOC可以从项目自身社区和行业垂直圈子入手。一般来说,优质的加密KOC往往就是您社区里的活跃用户。当然我们有完整的KOC宣发指南和名单,可以直接进行合作。


Q:预算有限也值得做 KOC 合作吗?

A:值得。KOC 合作的成本远低于大 KOL,往往投入小成本就能撬动精确的口碑传播。即使预算不高,也可逐步培养忠诚用户来带动更多用户,一传十的效果非常可观。


Q:什么时候不适合做 KOC?

A:当产品本身不够完善、用户体验不佳时,贸然发动用户推荐可能适得其反,此时应先打磨产品。或者在需要极速覆盖大众知名度的场合(如紧迫的上市宣传),单靠 KOC 发酵可能来不及。这些情况下可暂缓 KOC 推广,把 KOC 用于更适合深耕口碑的阶段和场景。


您可能还需要这些资源: 

网站:https://chainpeak.pro/

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chainpeak

全球Kol资源群:https://t.me/globalcryptokol

全球Mod资源群:https://t.me/web3modglobal

与我们约定预约线上会议:https://calendly.com/chainpeak/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