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为Web3项目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一文看懂投放逻辑
在当今的 Web3 竞争格局中,仅靠技术或产品本身,已经无法脱颖而出。根据 CoinGecko 和 Messari 联合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5 年中,全球活跃的 Web3 项目已超过 24,000 个,其中有超过 45% 项目集中在同一赛道展开竞争。这种密度下,信息获取成为用户判断项目价值的第一环。
但绝大多数项目忽视了这样一个关键事实:用户、投资人、合作方了解你的方式,并不是你在X或Discord里说了什么,而是搜索引擎能不能找到权威内容佐证你是谁、做了什么、是否值得关注。在实际市场操作中,我们看到大量项目投入资金做 KOL、搞空投、建社区,但在搜索你项目名字时,却找不到任何主流资讯平台的曝光。这样的“信息真空”,会直接导致信任断裂和转化流失。
新闻媒体曝光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消息,更在于为用户提供可验证的信息来源,在信息流中抢占宝贵的注意力与空间,帮助项目在早期建立行业影响力与品牌可信度,并作为承接流量转化、对接资源合作的关键入口,全面助力Web3项目的成长与成功。深度阅读:为什么成功的Web3项目都需要媒体曝光
本篇文章将系统梳理 Web3 新闻媒体的分类结构,并结合不同阶段的项目需求,提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媒体投放策略建议。
🕐 自己找媒体太费时费力、流程复杂繁琐?没关系,ChainPeak来帮你解决!立即联系,免费获取新闻媒体资源。
Web3 新闻媒体的主流类型
🌍 国际权威媒体
典型平台包括:CoinDesk、Cointelegraph、Decrypt 等。这些是Web3领域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英文主流媒体,类似于加密行业的“彭博”或“华尔街日报”。它们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强大的搜索引擎权重,以及较高的行业公信力。对投资人、机构和海外用户而言,刊登在这些平台上的新闻,通常被视为“可信背书”。
适用目标:
- 建立全球品牌声誉
- 发布重大融资、合作、产品上线信息
- 提高搜索引擎收录与可信度
相关文章:最值得投放的10个Web3新闻媒体平台
投放建议:
- 精选时机:适合发布具有广泛行业价值的新闻,如融资轮、Token上市、战略合作。
- 内容结构:需要有新闻价值(Who / What / When / Why / Impact),避免纯广告。
- 搭配策略:与PR机构合作更易获取刊发保障;可结合KOL扩散放大。
注意事项:
- 💰 成本较高:单次刊登费用通常在 $1,500–$5,000 之间。
- ❌ 不能承诺自然曝光量:媒体刊发≠高流量,需主动扩散。
- 🕒 审核周期长:主流平台审稿严谨,最快需 3–5 个工作日,需提前筹划。
🌏 区域本地媒体
这些媒体专注于某一国家或语种市场,覆盖力强、内容更新频率高,是Web3项目“本地化触达”的核心渠道。许多用户首次了解Web3项目,就是通过这些本地媒体的新闻或教程。
适用目标:
- 进入特定国家市场(如日韩、东南亚)
- 传达本地语言内容,提升用户亲近感
- 联动本地KOL与社区活动形成落地闭环
投放建议:
- 定制语言版本:每一篇内容都应针对该国用户行为习惯调整语言、排版和信息重点。
- 搭配 AMA / Airdrop 活动效果更佳。
- 优先选有社群联动能力的平台。
注意事项:
- 🧩 平台质量参差:需避开刷量站或纯收稿门户。
- ⚠️ 语言误译风险高:建议项目团队或专业机构做审校。
- 📉 部分流量来源为广告点击非自然阅读,影响转化。
🧠赛道垂直媒体
某些 Web3 细分领域(如 DeFi、ZK、Layer 2、NFT、GameFi)已形成自己的专业媒体生态,如 Bankless(以太坊系)、The Defiant(DeFi)、NFT Now(NFT)。这类媒体专注细分赛道,具有高度专业性,受众以开发者、加密原生用户、投资人和行业从业者为主。它们关注的不是“热度”,而是项目背后的技术实力与理念深度。
适用目标:
- 打入某个专业细分赛道(如 DeFi、NFT、ZK)
- 吸引高质量的开发者、投资人、早期用户
- 建立技术性品牌心智
投放建议:
- 提供数据图表、用户增长曲线、机制设计逻辑等专业信息。
- 推荐撰写 Thought Leadership 内容(如创始人专栏、技术深度解读)。
- 配合播客、推文线程形成复合内容形式。
注意事项:
- 🔍 用户要求高:内容“空洞”或“营销痕迹重”的稿件容易被忽略。
- 💬 内容制作周期较长,需提前至少1–2周准备。
- 💸 CPM 成本相对较高,但 ROI 取决于目标精准度。
📚 去中心化内容平台
Mirror、Paragraph、Substack、Farcaster、Lens 等平台具备一定传播性,内容常用于长期品牌沉淀。这些平台更像“内容社区”而非传统媒体,项目可以通过它们发布开发日志、治理更新、教程等内容,并利用链上机制追踪阅读、交互和创作者激励,虽然初期流量有限,但对建立长期内容资产和影响力具备意义。
适用目标:
- 沉淀长期内容资产(教程、进度、访谈等)
- 提升搜索曝光入口
- 构建社区归属感、记录项目发展轨迹
投放建议:
- 定期更新项目动态与路线图更新
- 将内容打包为知识库,在 Twitter / Discord 等平台同步引流
- 可作为 B2B 投资人和生态合作方的内容参考库
注意事项:
- 🚫 不能替代“新闻发布”角色,传播力需依赖外部平台支持。
- 📈 初期冷启动阅读量较低,建议搭配“内容再分发机制”(如KOL转发)。
- 🔄 易被遗忘:若无持续更新,很难沉淀用户注意力。
不同项目阶段的新闻媒体策略
冷启动阶段
冷启动是项目对外“第一次露面”,核心目标不是曝光量,而是建立初步的认知与信任感。很多人一开始就想上头部媒体,但这阶段的你,资源有限、亮点不够,与其“硬发稿”,不如“打好底子”。
推荐组合是:社区媒体 + 教育类媒体 + 本地内容平台。比如你在亚洲做冷启动,就可以选择 PANews、TechFlow、BlockBeats 等语言匹配、受众精准的平台;如果面向英语用户,可以找 The Defiant、Bankless 这类关注教育内容的 Web3 媒体,先帮你把项目理念说清楚。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一小部分人先理解你、相信你、愿意持续关注你。不是越多人看到越好,而是让对的人看到。
项目方怎么做?
- 讲清楚项目的价值主张:不用花哨的词,简单说清楚你是谁、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在意的是项目有没有用,而不是你用了什么技术。
- 优先选择垂直小媒体或区域性平台:这个阶段不要追求“声量”,而是找对“人群”。本地语言媒体、小众但专业的平台,反而能打动早期关注者。
- 准备好双语内容:不只是把一篇文章翻译成英文或中文,而是让内容本地化,比如用当地熟悉的表达方式、示例或排版方式。
- 同步在X、Telegram等社群扩散内容:发媒体文章只是第一步,后续要同步在社交平台做转发、讲解和互动,才能真正让第一批用户“看见你”。
- 建立基础内容包:包括一篇清晰的项目介绍、团队照片、愿景视频、FAQ文档,提前准备好,后面发稿、接受采访、投资料都会方便很多。
融资阶段
融资阶段,是项目第一次能“放大声音”的关键时间点。相比冷启动,这个阶段有了实际进展(融资金额、投资机构),更容易引发媒体和社群关注。但如果只会说“我们融了多少钱”,这波曝光很快就被淹没。
推荐组合:头部行业媒体 + 投资人资源 + 本地核心媒体联动。例如 CoinDesk、The Block 用来打全球影响力,BlockTempo、CoinPost 这类本地媒体巩固区域市场,再搭配投资机构的官网、社媒联动,让传播更真实可信,达到传递“我们被看见、被认可了”,并让用户和潜在投资人对你有信心的目的。
项目方怎么做?
- 说清楚融资背后的意义;避免说“我们融资了 500 万”,要补充:是谁投的?看中了什么?钱会怎么用?项目接下来会有哪些新进展?
- 内容和素材准备越全越好:融资新闻要有干货,还要搭配清晰的介绍图文、产品截图、品牌视觉素材,媒体才愿意发、读者也更容易记住。
- 和投资人一起发声更有说服力:提前请投资人配合转发、写评价,或者安排一场 AMA,都是放大信任的有效方式,不要只是自己单方面在讲。
- 内容分批发布拉长热度:融资稿可以是第一篇,接下来可以安排创始人专访、团队介绍、投后计划等内容,连续几天发布,效果比“一波流”更好。
- 同步多语种版本触达不同市场:如果项目是面向全球,记得同步发布英文、中文、韩文等语言版本,根据不同地区的关注点做信息调整,不只是翻译字面意思。
产品上线阶段
这个阶段是将用户真正“引进来”的阶段。比起说愿景、说融资,这次要讲清楚的是:产品能用、怎么玩、怎么参与。
推荐组合:教程型媒体 + 视频平台 + AMA & 社区媒体。比如 Cointelegraph 教学类内容板块、YouTube 博主演示、中文圈找 BlockBeats 或链闻做教程拆解,再安排 Telegram、Discord AMA,帮助用户了解并实际参与产品。这个阶段主要是转化用户,让媒体曝光直接服务于增长。
项目方怎么做?
- 写一篇简单的“上手指南”:不要让用户自己摸索。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开始,比如“3 步注册”、“如何领取空投”,让用户第一次体验顺利完成。
- 做一个视频讲解比文字更有效:一个 2 分钟的视频可以让人瞬间明白项目怎么玩,比长篇大论的图文教程更容易传播,也适合挂在官网和媒体文章里。
- 集中安排多家媒体同步发布:不要今天一家、明天一家,而是选上线当天集中发出去,形成“项目上线”的节奏感,吸引更多关注和讨论。
- 邀请 KOL 用产品、写体验、晒截图:让 KOL 实际使用产品,然后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过程和反馈,这种内容会比官方发文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 提前准备 FAQ 和社群客服入口:用户第一次上手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准备好一份 FAQ 文档,并设好 Discord、Telegram 的客服入口,才能减少流失。
- 观察反馈快速调整内容引导:根据上线当天社群提问、流量表现,及时调整官网说明、引导文案、用户路径,帮助用户更顺利完成转化。
社区 / 生态扩张阶段
当项目进入社区增长与生态拓展阶段,目标已从“被看见”转向“被使用”、“被参与”。此时,已有一定的产品验证和品牌基础,更需要通过媒体持续输出生态建设进展、吸引开发者与合作方加入、强化用户粘性。这个阶段的传播重点,已不再是单纯的曝光,而是围绕“生态场景”展开更具结构化、持续性的叙事。
推荐媒体组合:行业深度类媒体 + 区域媒体 + 开发者友好型平台 + 创始人专栏 / 播客
这一阶段不仅要发布产品进展与合作动态,还要借助创始人专栏、社区访谈等内容建立长期信任。同时,重点突破区域市场,通过本地化媒体与KOL联动,形成“曝光—参与—传播”的增长闭环,加速用户、开发者、合作方的聚集。
项目方怎么做?
- 定期发布生态进展,塑造“活跃项目”认知:每月输出一次“生态月报”或进度稿件,如开发进度、社区增长、生态合作、链上数据等,展现项目活力,避免“沉寂印象”。
- 推动用户和开发者的内容共创与曝光:鼓励用户投稿、开发者写作教程、社区成员参与访谈,项目方只需策划结构,内容则由“真实参与者”完成,更具信任度。
- 利用创始人个人IP加持生态叙事:创始人可以持续参与播客访谈、AMA、公号专栏,通过“人”的表达带动“生态”的情感连接,为项目注入长期信任资产。
- 结合市场节奏选择本地化媒体定向放量:针对东南亚、韩日、拉美等新兴用户市场,选择具有强社区属性的本地媒体反复触达,扩大“我们在你身边”的存在感。
- 媒体内容与社群活动协同推出:比如上线一个新的生态合作,就同步在媒体发新闻稿 + 社群做AMA + Telegram发福利贴,强化一体化认知形成影响力爆发点。
选择媒体时的 5 个注意事项
媒体受众与项目用户是否匹配
不要只看媒体的粉丝数或“是否听过名字”,而要看它的读者是谁。比如,如果你的项目主攻DeFi赛道,就优先考虑用户群体以DeFi开发者、投资人、链上交易者为主的媒体;如果目标市场在东南亚,那就应选择有区域语言支持、当地读者基础的媒体。受众匹配程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明显,否则只会变成“曝光而无用”。
行动建议:事前分析媒体用户画像,优先选择语言、地区、赛道与项目一致的平台。
媒体是否被 CoinMarketCap / CoinGecko 等聚合站引用
CoinMarketCap 和 CoinGecko 是用户查看项目信息的首选渠道。如果你发布的文章能被这些平台引用到项目详情页下方的“新闻资讯”区域,不仅能提升权威性,还能增加来自自然流量的点击。被聚合平台引用的内容,曝光周期更长、价值更持久,是长期品牌建设中的加分项。
行动建议:选择有稳定收录记录的媒体,并主动向 CMC 提交媒体链接做关联。
文章是否可被 Google/Bing 搜索检索?是否可挂外链
一个看起来“曝光很多”的媒体,如果内容无法被搜索引擎索引,或无法嵌入外链(如官网、白皮书、产品入口),那这类曝光其实是“孤岛效应”,难以被持续利用。选择具备良好SEO结构、文章内容可检索、可外链的媒体,不仅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项目,也利于后续二次分发。
行动建议:确保媒体页面对 Google/Bing 开放索引,支持添加外链至官网或产品页。
媒体是否有二次传播能力
一篇文章发出去之后,如果没有配套的社交平台同步转发(如 X、Telegram、Facebook),那内容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特别是Web3项目中,很多用户是先在X看到一条动态,才点进去看文章的。优质媒体通常会配合发帖、转推、群组推送等形式,帮你把文章真正送到用户眼前。
行动建议:优先选择拥有 X、TG、Newsletter 的平台,并确认投放后是否同步扩散。
该媒体是否支持多语种、是否有编辑协助
Web3是全球化产品,单一语言常常限制传播广度。选择具备多语种发布能力的媒体(如中、英、日、韩、越南文)能帮助你快速打入多个市场。此外,媒体是否提供编辑润色、内容指导、结构优化等服务,也决定了最终文章质量。一个能帮你讲好故事的编辑,比一个只挂你稿件的网址,要有价值得多。
行动建议:找支持多语种+编辑协同的媒体平台,提升整体传播精度与质量。
总结
在Web3这个充满高波动和信息噪音的行业中,项目方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有没有技术”,而是“用户是否愿意相信你”。这个信任从哪来?不是靠你在X平台喊得多响,也不是你白皮书写得多复杂,而是用户能否在主流平台看到“别人说你是什么”。
媒体曝光的价值,正是在这里。它不是一次性的营销动作,而是项目在市场上建立长期信任和可验证存在感的关键途径。你今天发的一篇报道,可能会成为三个月后投资人搜你名字时找到的第一条信息,也可能是用户在钱包App看到项目资料时点进去的唯一一篇文章。它的生命周期,远比你想象的长得多。
很多团队会把预算只砸在空投、KOL、活动上,却忽略了没有权威信息背书时,这些动作的转化效率会大打折扣。更现实的是,如果用户在搜索你项目名时,连一篇主流媒体的曝光都找不到,他们很可能第一时间就放弃了了解的兴趣。
媒体是你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是你用来证明“我们是认真做事的项目”的工具。而这座桥梁,搭得越早、越扎实,你未来的增长、融资、合作、生态拓展,都会变得更容易。
Web3的世界讲求速度没错,但真正让人留下来的,是信任。而媒体,是你为信任布下的第一层逻辑防线。
延伸阅读:
华语新闻媒体平台推荐 | 最值得推荐的香港与台湾加密新闻媒体平台 | 不容错过的新加坡加密新闻媒体平台 | 最值得投放的马来西亚Web3新闻媒体平台 | 亚洲Web3加密新闻媒体资源
常见问题答疑
Q1:媒体曝光是不是只能做融资或TGE阶段?
A:不是。冷启动、社区建设、跨链集成、技术更新等都适合做媒体发声,关键是要策划出“有新闻价值”的角度。
Q2:哪些内容不适合媒体曝光?
A:过于广告化、自夸式、缺乏事实支撑的内容很难通过主流平台审核,建议避免直接硬广投放。
Q3:媒体投放多久能见效果?
A:通常在发稿当天到3日内有第一波点击,若搭配KOL或社群传播,转化周期更短、效果更强。
Q4:是否建议自写文章直接投稿?
A:主流媒体多数要求专业撰写格式,语法、新闻结构、SEO 等标准较高,建议由专业团队协助完成更稳妥。
Q5:通过ChainPeak与KOL合作有哪些优势?
ChainPeak作为机构拥有批量议价能力,价格远低于项目方单独对接。长期合作还可享受定制套餐与年度折扣,节省30%以上成本。
您可能还需要这些资源:
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chainpeak
全球Kol资源群:https://t.me/globalcryptokol
全球Mod资源群:https://t.me/web3modglobal
与我们约定预约线上会议:https://calendly.com/chainpeak/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