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进入亚洲市场?你必须知道的Web3本地化推广指南
过去几年,Web3项目方对亚洲市场的兴趣快速升温,不仅因为人口基数,更因为加密用户的深度参与度与成长潜力。根据 Chainalysis 的 2024 年加密采用指数,全球前十名的加密采用国家中有一半来自亚洲:越南、菲律宾、印度、泰国都名列前茅。同时,Binance 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用户中超过30%来自亚太地区,其中不少是活跃交易者和DeFi参与者。
但许多项目在进军亚洲时,却频频“水土不服”:内容无人看、KOL投放无转化、社群无人回应。根源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对本地化理解不深、打法不匹配。
这篇文章将帮助你系统性理解亚洲市场,并给出实战策略,助你构建真正有效的亚洲增长路径。
亚洲用户的文化偏好与使用习惯
亚洲市场广阔而多样,不同国家的加密用户在信息获取、信任建立和参与方式上有着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是本地化推广成功的前提。
- 中国用户对“社区感”和“信任”格外敏感。微信群、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倾向于关注KOL的社交互动频率、语言亲切感,以及是否“有人推荐过”这个项目。
- 越南与印尼用户热衷参与空投、任务平台和短视频内容,Telegram 和 Facebook 是主力平台。他们更注重“参与感”和“即时反馈”,喜欢能直接带来收益或互动奖励的活动。
- 日本和韩国用户则更加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品牌的可信度和专业的表达形式。他们会认真查阅白皮书、研究官方发布信息,并通过本地加密媒体或专家型KOL获取判断依据。
要想撬动亚洲市场,绝不仅仅是“翻译网站”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走进本地用户的内容语境、信任逻辑和行为习惯中。「相关阅读:为什么本地化语言如此重要」
如何在亚洲市场推广你的Web3项目?
与本地KOL合作
选择真正本地化的加密KOL
并非所有“有粉丝”的KOL都能带来用户。你需要的是能用本地语言讲Web3的人,而不是仅有英文频道的“全球化账号”。本地KOL能用目标用户最熟悉的方式传达项目价值,比如用越南语介绍任务玩法、用中文讲解代币经济模型等,更容易建立信任。
关注KOL的“参与转化能力”而非单纯曝光
许多项目被“百万粉丝”迷惑,但最后发现点赞多,用户却没留下。其实关键是KOL是否擅长引导用户“下一步动作”——点击链接、加入社群、参与任务。这类KOL往往拥有活跃社群、固定任务转化流程,适合冷启动项目迅速聚集种子用户。
合作形式需“内容+社群”双线并行
一篇X帖子或短视频只是第一步。最有效的KOL合作通常包括:内容发布 + AMA 或小型群组互动 + 带有奖励的参与机制(如Galxe任务或TG抽奖)。这能帮助项目在短时间内从“被看见”过渡到“被参与”。
用阶段目标筛选KOL类型
比如项目刚启动需要教育内容,优先考虑能做内容测评的YouTube/博客型KOL;进入TGE预热阶段时,更适合用X/TG类KOL提升热度;上线初期,则考虑引入社群型KOL维护社区氛围,提升留存和活跃度。
通过系统化的本地KOL合作组合,你才能在亚洲市场真正“从曝光走向信任,从认知走向转化”。
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KOL?这篇指南值得阅读~
内容要实现本地化
即便你拥有优秀的产品和创新的机制,如果内容语言、呈现方式和平台选择不契合本地用户的阅读习惯,最终仍可能事倍功半。
- 翻译≠本地化。真正的本地化内容不仅仅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或越南语,而是结合本地表达方式、网络语言、文化梗,写出“用户看得懂也愿意看”的内容。比如,“质押”在中国社区中更常用“锁仓”,“空投”会配合具体玩法解释为“拉新任务”等。
- 图文与短视频内容并重。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高度依赖视觉内容。用TikTok、Instagram短视频或图解内容介绍项目机制,远比长文本效果更好。中文区用户则更习惯图文结合,如使用小红书图文笔记、微博长帖等。
- 内容格式匹配目标平台。例如 Telegram 社群偏爱短小有奖的内容互动,X(Twitter)适合KOL直观转发,Reddit 则需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的内容策略。内容本地化应同时考虑语言和传播渠道双因素。
从小型社群撬动真实参与者
在亚洲,不是只有大V才能带来转化——很多真实用户往往隐藏在本地“小而稳”的加密社群里。
- 合作区域社群主或任务平台团体。他们虽然粉丝不多,但拥有强烈的信任基础和高执行力,发布任务后参与度高、流失率低。尤其在冷启动阶段,这类“种子用户”极具价值。
- 深度参与社群运营。将KOL内容引流到本地TG群、Discord或微信群后,项目方需要安排专人“种地”——回答问题、维持讨论热度、定期举办小游戏或空投互动,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 鼓励社区创造内容(UGC)。适当鼓励用户自己在小红书、TikTok、X上发布关于项目的内容,并给予激励,不仅能增加曝光,还能提升用户归属感。这也是DeFi和Meme项目在亚洲实现病毒传播的关键机制之一。
形成KOL+社区+内容的联动打法
一个成功的本地化推广流程,往往由三部分构成:KOL引流、社区承接、内容深化,这三者必须同步协作,形成转化闭环。
- KOL首发引流:KOL用本地语言发布X内容、视频或任务信息,吸引用户点击并加入社群或参与活动。
- 社群承接互动:用户进入后能收到欢迎、得到答疑,并通过引导参与Galxe、Zealy等平台任务,逐步提升参与感与活跃度。想知道一个成功的社区怎么建设吗?立即下载完整指南
- 内容持续深化:官方或合作媒体持续发布FAQ、使用指南、奖励说明等内容,降低用户流失率,并推动他们进一步分享给其他人,形成传播裂变。
一个好的本地化策略,不是单点出击,而是系统协作,才能从“流量”变成“留量”。
不同阶段的本地推广建议
不同发展阶段的Web3项目,在亚洲市场的本地化策略也应有所区分:
- 冷启动阶段:推荐选择教学型KOL+区域任务平台,目标是教育市场、建立认知。重点是讲清楚项目亮点、玩法逻辑,并用Zealy等工具转化关注者。
- TGE/上线前预热:建议用热度型KOL+空投任务组合,打造“上线氛围感”。X热度带动TG进群,任务平台转化为用户注册或交互行为。
- 上线后稳定增长期:此时需要用社区型KOL+本地活动维稳用户活跃。举办AMA、邀请老用户发布内容、打造排行榜等机制,增强社区凝聚力与用户留存。
每一阶段的策略重点不同,组合打法也应随之调整,这才是精细化市场运营的基础。
亚洲Web3推广资源推荐
🇨🇳 ChainPeak(中文区为核心)
类型:亚洲本地化Web3营销机构
覆盖区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
背景:深耕亚洲市场5年,服务450+项目。ChainPeak 提供中文、越南语、印尼语等多语种的KOL资源、媒体采写、任务活动、社群管理、AMA策划等服务,拥有丰富的一线落地经验。
适合项目:冷启动、TGE预热、区域深耕等全周期项目。
优势:以亚洲本地资源为核心,强调本地执行、转化结果和语言适配。支持按国家、语言和渠道进行精准组合,适配不同预算与目标。想要与他们合作,点击免费获取联系方式
📢 PANews / Techub.News(亚洲Web3媒体渠道)
类型:加密内容媒体(非营销机构)
覆盖区域:中国大陆、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服务内容:新闻稿发布、深度采访、趋势专栏、快讯发布
优势:在中文区和新加坡具有极强的内容传播影响力,适合用于品牌权威背书与媒体曝光。PANews 与 Techub.News 可联合进行稿件分发,覆盖广泛、影响深。
备注:适合配合营销机构(如 ChainPeak)进行品牌 PR 同步,提升内容公信力。
成功的亚洲市场打法拆解
📌 案例一:DeFi 项目如何用中文KOL打入香港市场
一个创新的跨链 DeFi 协议,在启动阶段目标是吸引香港地区的活跃用户参与质押与交易。虽然协议设计有创新点,但用户对其概念理解较难,且品牌知名度在中文区几乎为零。以往尝试的冷启动活动,曝光大、转化低,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问题?
- 首先确立推广重心:将重点资源聚焦在粤语KOL矩阵上,选择了5位覆盖YouTube、Telegram和X的中文财经类博主,以“流动性挖矿新玩法”为切入口。
- 内容策略上,配合教育类测评短视频 + AMA直播互动,降低用户理解门槛。
- 同步运营粤语TG社群,设置空投预热与早鸟激励,提升参与热情。
结果如何?
- 社群7天增长超过3,200人,AMA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破千;
- 任务完成率高达89%,并带动日均TVL增长12万美元;
- 粤语内容还被香港财经社区多次转载,带来了额外曝光。
✅ 中文区用户在早期阶段尤其需要“信息解读者”角色。内容型KOL+本地语言的“陪跑感”比单纯喊单更能驱动真实参与。
📌 案例二:Meme 项目如何在印尼通过 YouTube + 社群实现病毒式传播
一个刚上线的Meme币项目,希望在印尼迅速打开知名度,吸引持币与二级交易热度。但是项目预算有限、项目品牌尚未建立,目标用户为年轻群体,但缺乏当地熟悉的语言和流行文化理解。
打法拆解如下:
- 与6位本地YouTube搞笑/梗图类博主合作,每人发布一支带有“Meme挑战任务”的视频,链接跳转至Zealy。
- 同步组建印尼语TG社群,并通过本地KOL在社群内定期互动+抽奖拉新;
- 内容轻松有趣,结合印尼本地流行梗,让用户有“代入感”。
结果如何?
- 视频总播放量破42万,Zealy任务参与者近1.3万人;
- 社群成员在一周内从500人增长至5,000+,活跃度长期维持在30%以上;
- 交易所上线后48小时内,印尼用户贡献了近40%的交易量。
✅ Meme项目要想病毒式传播,不能靠“严肃讲解”,而要充分利用当地KOL的娱乐性内容影响力+社群联动。
📌 案例三:Layer2 项目如何用 Galxe 活动 + KOL 内容扩大韩语区影响力
一个新兴的Layer2基础设施项目,在TGE前3周,希望提升韩语区潜在用户注册与认知度。不过韩语区用户较为理性,不容易因KOL推荐直接行动,且对任务活动的“真实收益”有较高关注度。
执行策略如下:
- 设计一组以“L2早鸟用户探索计划”为主题的Galxe任务,涵盖社媒互动、NFT领取、钱包绑定等;
- 与4位本地韩语KOL合作,由他们拆解Galxe玩法+项目机制,并发布YouTube视频与X测评推文;
- 联动韩国社区媒体做一篇深度分析报道,并同步转发至Telegram社群与Naver博客。
结果如何?
- KOL视频与X内容总曝光超过15万次;
- Galxe活动注册用户中,来自韩国的IP数量进入Top 3;
- 社区讨论度显著提升,为后续TGE阶段预热打下流量基础。
✅ 韩国用户倾向理性参与,有技术认知基础,KOL内容要“讲透”+任务要“好上手”,二者协同才有效。
总结
Web3 项目想要打开亚洲市场的大门,“本地化”绝不是简单的语言翻译或广告投放。真正有效的策略是理解本地用户、找到值得信赖的KOL、做出真正能被接受的内容,再结合任务平台与社区运营,形成完整的转化闭环。
尤其是在冷启动阶段,KOL+媒体+社区三位一体的联动打法,能帮助你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声量,触达真实用户,获得第一批愿意长期留下来的“铁粉”。
如果你正打算进入中文、越南、印尼等Web3高活跃区域,不妨从重新思考本地化策略开始。一步踏对,胜过十步蛮干。
「更多营销指南获取~」
Twitter/X KOL营销完整指南 | 哪种KOL合作方式更适合Web3项目的发展? | Web3 营销策略指南 | 亚洲Web3加密媒体资源推荐 | ****欧美加密项目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大常见误区
常见问题答疑(FAQ)
Q1:为什么我之前投了很多KOL,但用户没有留下?
A:很多项目只看KOL数据,不关注其账号属性或目标人群是否匹配。教学型KOL适合冷启动,热度型KOL适合预热。更重要的是要有社群和内容的承接,否则只是“曝光”,没有“转化”。
Q2:我需要翻译网站和白皮书吗?
A:翻译是第一步,但远远不够。你还需要本地用户看得懂的“二创”内容,比如图文教程、短视频教学、本地话术的AMA引导等。
Q3:本地KOL会不会很贵?我预算不高怎么办?
A:中文和东南亚市场有很多中腰部KOL、社区主、任务平台团体,性价比非常高。ChainPeak 就服务过一些用500–1000美金在亚洲实现病毒式传播的案例。
Q4:哪些国家是现在最值得投入的亚洲市场?
A:中国(特别是华语内容区)、越南、印尼、土耳其和菲律宾都是目前社区最活跃的区域,用户熟悉链上交互,也乐于参与空投和任务活动。
Q5:如何判断一个本地KOL是否靠谱?
A:除了粉丝数,更应该看内容质量、互动真实性、账号风格是否与你项目匹配、过往合作转化率等。避免只看“转发量”和报价,盲目投放。
Q6:与ChainPeak合作有哪些优势?
ChainPeak作为机构拥有批量议价能力,价格远低于项目方单独对接。长期合作还可享受定制套餐与年度折扣,节省30%以上成本。
您可能还需要这些资源:
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chainpeak
全球Kol资源群:https://t.me/globalcryptokol
全球Mod资源群:https://t.me/web3modglobal
与我们约定预约线上会议:https://calendly.com/chainpeak/30min